技术文档   Support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档 > 技术文献

布鲁氏病防治

2013-7-15 17:18:04      点击:
布鲁氏菌病防治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叫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状热,是由布鲁氏杆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名起源于美国医师David Bruce,他于1886年首先从马耳他岛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杆菌,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 
布氏病遍布全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向WHO报告发病例数50万例。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本病常因不被认识而未予报告。流行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有:欧洲、北非、东非的地中海国家、中东国家、印度、中亚、墨西哥以及中美州和北美洲。我国解放前就有布病流行。1905年Boone于重庆首次报告2例布病患者。此后相继在福建、河南、北京、内蒙古等地区发现布病病人及牲畜,并分离出布氏菌。目前我国疫情也比较严重,尤以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区为甚。本病不仅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也严重阻碍了畜牧业发展,对流行区的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布病造成的损失近30亿美元。我国仅青海、新疆两地因布病引起的损失每年就近1亿元人民币。 
布病的流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况下,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镇。牧区牲畜多,人与之接触频繁,感染机会多,但牧区人群居住分散,因而病人分布广,很少发生爆发流行。而在农区,人群感染机会相对减少,但由于居住较密集,发病易呈点状爆发。从季节上来看,一年四季各月均可发病。但羊种布氏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我国北方牧区羊群布病导致的流产高峰在2-4月,人的发病高峰则在4-5月。夏季因剪羊毛和饮奶多,也可出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猪种菌和牛种菌流行区,发病的季节性则不明显。不同人群发病率的高低取决于其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奶产品或肉产品等机会的多少。在牧区男女性发病率基本一致;在农区,则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但近年来,随着畜牧贸易和人口移动增加,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及对皮毛需求的激增,导致布病有从牧区向农区和城市转移,职业有从畜牧工作者向学生、儿童转移和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减小的趋势 
病原体 
布鲁氏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小球杆菌。根据储存宿主和生化反应的不同,WHO布氏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目前在我国已分离到5种15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3)、绵羊附睾种和犬种(各1个生物型)。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鲁氏菌,尤以羊布鲁氏菌最为常见,其次为牛型菌,猪型菌仅见于广西和广东个别地区。致病力最强的也是羊型菌,猪型菌次之,牛型菌最弱。布鲁氏菌大多能分解尿素和产生硫化氢,根据产生硫化氢的多少和对碱性染料抑菌作用敏感性的不同,可将牛、羊、猪等布鲁氏菌区分开。 
本菌生长所需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为37℃。对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繁殖时需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少数菌种(绵羊附睾种和牛种菌某些生物性)培养时需加5%-10%CO2。在不良环境和抗生素的影响下,布鲁氏菌可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形成的细菌可在体内潜伏下来,待环境条件改善后恢复原有特性,成为布氏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该菌抵抗力较强,尤其是在干燥的土壤、病畜的器官、分泌物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可生存2个月。对日光、热、常用消毒剂等均较敏感。日光照射20分钟、加热60℃、3%漂白粉澄清液及3%来苏几分钟均可将其杀死。该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均敏感,而对多粘菌素B、林肯霉素等则有很强抵抗力。 
传播途径及传播方法 
传染源 
人类布病,多因动物传染而发病。几十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都可传播布氏病,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动物主要为羊、牛及猪,其次是鹿、骆驼和马属动物,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等也可以作为传染源。该病常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动物带菌或发病,然后波及人,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病畜的分泌物(如乳、阴道分泌物)、排泄物(大小便)、流产物等都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因而病羊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 
患者也可通过粪、尿、乳向外排菌。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受染后传染其配偶的报道,因而该病有可能通过人→人传播,但很少发生。 
传播途径 
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1. 直接接触传播 
在饲养病畜、挤奶、剪毛、屠宰、为病畜接生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粪、尿、阴道分泌物、流产物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如眼结膜、性器官粘膜等)等而受染。也有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工具等而受染。亦有从事布氏菌实验室操作及制备布氏菌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品的工作人员因因职业接触而感染布氏菌。 
2. 消化道传播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染病动物的未经消毒的乳类、未煮熟的肉、内脏等均可经消化道传播本病。 
3. 呼吸道传播 
布氏菌污染环境后,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人体吸入后,可发生呼吸道感染。动物间的呼吸道传染多发生在畜牧场和牲口棚,人的空气传播主要见于实验室、屠宰场和皮毛加工企业。。 
上述三种传播途径在流行区可同时发生。 
此外,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较为罕见。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一定免疫力,且不同种布氏杆菌间有交叉免疫,疫区居民也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病潜伏期一般1-3周,平均2周,可长达3-9月。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主要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睾丸炎、肝脾肿大、易复发等。 
我国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颁布的“人布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试行标准”将布氏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活动型和慢性期相对稳定型,各期主要临床特点如下: 
1. 急性期 
急性期指病程在1年以内。 
多数病例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很象重感冒,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头痛、肌肉痛等。有些可见失眠、便秘、关节出现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可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检可发现患者有低热,以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 
少数患者起病急,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① 发热 
近80%的病人出现发热,其典型病例呈波浪热。即初起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体温缓慢降至正常,病程约2-3周,间歇数日,又发热,如此反复发作,因而本病又叫波状热。但目前出现波状热并不多见,而以不规则热、低热多见。不同菌种的感染,热型也不同。羊种菌感染发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发热前多有寒战或畏寒。高热患者意识清醒,可无明显不适,但热退后反而自觉症状加重,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现象为布病所特有,有一定诊断意义。此外,尚可存在脉搏体温分离呈相对缓脉现象。 
② 多汗 
也为本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患者在发热或不发热时均可出现多汗,汗味酸臭。特别是晚上出汗增多,体温下降时更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时可导致虚脱。 
③ 关节痛 
为关节炎所致,70%以上病人有关节痛。既可在发病初出现,也可在病后1个月才出现。疼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可单个或多个关节受累。疼痛可呈针刺样或钝痛,用普通止痛药无效。急性期疼痛多呈游走性,与风湿很相似。慢性期疼痛固定在某些关节。除关节炎外,有些病例也可出现下肢肌肉及臀部肌肉疼痛、滑膜炎、腱鞘炎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 
④ 神经系统症状 
以神经痛多见,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常见坐骨神经痛和腰骶神经痛,患者表现为腰部及双下肢剧痛。少数患者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 
⑤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男性患者常因睾丸炎、附睾炎引起睾丸肿痛。个别病人可有鞘膜积液、阳痿、遗精、肾盂肾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特异性乳腺炎,但导致孕妇流产则较为罕见。 
⑥ 其他症状及体征 
一半病人可出现肝脾肿大和肝区疼痛。由于刚脏损害,病人也可出现黄疸。牛型菌感染者肝损害为非特异性肝炎或肉芽肿,不经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猪型菌感染则常引起肝化脓性变。 
部分病人可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的位置与感染方式有关。经口感染者以颈部、咽后壁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接触性感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多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分离出布氏菌。 
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或皮下出血性紫癜,但持续时间短。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非典型病例逐渐增多,其特点是病程短、症状轻,表现为乏力、低热、关节痛等症状,某些患者甚至出现少见的胃肠道和呼吸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顽固性咳嗽等症状,需引起注意。 
急性期布病患者经抗菌治疗后约有10%左右复发。复发常发生于急性感染后数月,这可能是由于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逃脱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清除。 
2. 慢性期 
病程长于1年者为慢性期。本期可由于急性期未经适当治疗发展而来,也有部分病例无急性期病史,发现时已为慢性。牛型病例易表现为慢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又可分为慢性期活动型和慢性期稳定型。 
① 慢性期活动型 
可出现多种多样症状。有的患者出现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不发热、疲乏无力、头痛、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有的患者出现类似神经官能症,表现为患者自述症状很多,但缺乏体征。还有的患者出现多器官和系统损害。如骨骼肌肉持续不定出现钝痛,甚至发展成为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畸形、瘫痪。男性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女性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呼吸系统可出现支气管炎等。 
② 慢性期相对稳定型 
处于本期的患者,症状、体征均较固定,仅因气候变化或劳累过度而加重。 
慢性期患者诊断较困难,往往在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阳性时才可诊断此病。 
诊断 
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一、 流行病学史 
有疫区居留史,有接触羊、猪、牛等家畜或其皮毛,有进食未经消毒的牛、羊奶或未煮熟的畜肉史,对诊断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也可有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表现。 
三、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①血常规 
WBC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或单核细胞增多,久病患者可有贫血,但均无特异性。 
②血沉 
各期布病患者血沉均可增快,尤以急性发热患者血沉加快更为显著。 
③血浆蛋白 
各期布病患者均可见血浆蛋白减少,75%-95%的患者血浆白球蛋白比例低于1.5,即使在治疗后仍可有不少患者的白球蛋白比值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2. 细菌培养 
可取患者的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等作细菌培养。由于该菌生长缓慢,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需2周左右方可获阳性结果,需1个月才可出阴性报告。细菌培养阳性者可确诊为本病。 
3. 免疫学检查 
①血清凝集试验 
为Wright于1897年首创,一直沿用至今,又叫Wright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本病的特异性抗体。若在病程中患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递增或抗体滴度>1:100,则有诊断意义。该试验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注意的是某些传染病该试验的假阳性率可达30%以上,因而诊断时要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②补体结合试验 
主要用于测定特异性抗体IgG,一般以>1:16为阳性。此为广泛应用的诊断布病的方法,其特点是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不高。此试验阳性时,一般对诊断慢性病患者有较高价值。 
③抗人球蛋白试验 
又叫Comb,s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一般以抗体滴度>1:400作为诊断人布病的尺度。该法特异性强,较敏感。适用于早期诊断和追溯诊断。该反应滴度与病期和病情有一定关系。 
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规定,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符合布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抗人球蛋白试验任一项阳性者即可确定为布病患者。 
④皮内试验 
用布氏杆菌抗原作皮内注射,然后观察48小时,若皮肤出现红肿、浸润范围大于2.5cm×2.5cm以上者判定试验阳性。阳性提示过去感染或现在感染布氏杆菌。另外接种疫苗者该试验也为阳性。因而对无症状的阳性者不可诊断为布病。皮内试验阴性则有助于排除本病。该试验敏感性较好,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畜大量检疫。 
此外,近几年还发展了反相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法用于检测布氏杆菌抗原;PCR法可检测布氏杆菌DNA。这些方法能快速、准确的得出诊断,但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治疗 
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即使不经治疗1-3月内可康复,但易复发。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大大缩短疗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出现。 
⒈ 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足量、多疗程。 
即尽早确诊,一旦确诊立即给予治疗。为减少复发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治疗2-3个疗程。 
⒉ 抗菌治疗 
可采用下列组合:利福平+强力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或链霉素+强力霉素。以利福平+强力霉素为首选。剂量为:利福平600-900mg/天(分2次服)、强力霉素200mg/天、四环素2g/天(分4次服),链霉素1-2g/天(分2次肌注)。 
此外,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也有效,但复发率约30%,而用利福平+强力霉素治疗的病例,复发率仅约5%。复发病例采用原有治疗方案治疗,依然有效。 
若妇女在孕期患有急性或亚急性布病都可引起胎儿死亡。因此要给予及时治疗。治疗孕妇布病首选药物为利福平,若无效可单独给予四环素或甲氧苄胺嘧啶,忌用链霉素。 
⒊ 脱敏疗法 
此法是以降低机体的敏感性为目的的治疗方法,一般用于慢性期患者。 
布病的发病机理与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布氏杆菌致敏的T淋巴细胞是引起机体损害的基础,而脱敏疗法则是通过多次注射布氏杆菌抗原(如菌苗、水解素和溶菌素)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减轻症状的作用。 
但该疗法副反应较大,可出现全身不适、发冷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加重、肝功能异常、甚至可引起神经性耳聋、血压下降、休克等。因而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者、肺结核患者及孕妇忌用。 
⒋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冰袋外敷等,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关节疼痛严重者可用5%-10%MgSo4湿敷;头痛失眠者可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中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等。 
⒌ 辅助疗法 
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饮食应富含营养、易消化,并要给予足够水份及电解质。每日温水擦浴、更换内衣,保持身体清洁等。 
⒍ 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急性期系外感湿热病邪,内外相引而致,慢性期因久病正气耗损而导致正虚邪盛,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所致,表现为虚证、血淤,痹证和湿热等,治疗应辨证施治,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淤、益痹活络、清热利湿等治疗。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用白芷、川芎、木瓜、牛夕、防风、地骨皮、双花、乳香、当归、金虫、肉桂、生地、白芍、麦冬、甘草、连翘、青陈皮、黄连等组方治疗布病190例,总有效率达93.68%,此外,针灸、理疗等对改善症状也有一定作用。 
预防措施 
解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布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广以“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针对布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已使布病的人间发病率由1963年的1.77/10万下降到1988年的0.136/10万。全国大部分地区疫情稳定,不少县(市)已达到了卫生部、农业部颁发的布病控制考核标准。 
⒈ 家畜检疫 
对疫区内的所有家畜、从布病疫区调运的家畜、进入时常交易的家畜及进出口牲畜均应进行布病检疫。 
对家畜进行检疫,一方面是为了及时检出患病家畜,查清当地疫情程度和分布范围,掌握畜间布病流行规律和特点,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畜间布病的流行;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传染源的输出和输入,避免非疫区受染。 
⒉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应本着尽量减少病畜数量,限制流动,避免与其他家畜相接触的原则,因地制宜,采用屠宰或隔离治疗的方法管理传染源。病畜的流产物和死畜必需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可用过氧乙烷熏蒸消毒并放置3个月以上再运出疫区。应将病、健畜分群分区放牧;病畜用过的牧场需经3个月自然净化后才能供健畜使用。 
⒊ 切断传播途径 
应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对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 
⒋ 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 
密切接触牲畜及其产品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眼镜和手套,穿防护衣,皮肤有伤口者应暂时避免接触家畜,防止经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感染本病。 
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另一重要措施是进行菌苗免疫。对密切接触布病疫区的家畜和畜产品的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受布病威胁的人员,经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和血清学检查为阴性者,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农牧区人群的预防接种时间应选择在家畜产崽旺季前2-4个月进行。其他职业人群宜在生产旺季前2-3个月接种。临时进入布病疫区工作或从事布病威胁的工作时,可随时接种。第一年接后,次年可再复种一次,不必再做第二次接种,更不要给同一人群连续多年进行接种,因多次接种可使人出现高度皮肤过敏甚至病理改变。另外,接后产生的抗体与自然产生的抗体无法鉴别,给诊断带来困难,因而近年主张不要广泛使用菌苗接种。接踵兑现个应严格限制于有布病疫情发生地区和受感染威胁的易感人群。目前我国使用的菌苗是104M活菌苗,新近又从牛布氏菌菌体中提取PI,进行了人群接种,证明其免疫原性强、反应轻,且有利于感染与免疫的鉴别,将来可能替代104M活菌苗,用于人群接种。 
对疫区的健康家畜也应进行预防注射。菌苗有牛型19号菌苗及猪型2号菌苗。预防注射对孕畜可引起流产,故应在配种前进行。今年牧区试验的猪型2号菌苗饮水免疫、羊5号菌苗气雾免疫及对羔羊和牛犊口服免疫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免疫方法。